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正向小百科】獎勵時要注意「過度辯護效應」

 (一)教室情境案例
尤記得Shine剛出道的第一年,興沖沖的希望培養孩子多幫父母做家事,於是發明了「愛心小富翁」的活動,每做一筆家事就記在八格簿裡,蓋上好棒章!!沒想到,過了一陣子,孩子變得會斤斤計較每一件家事是否有列入計算,更糟的是,如果這時候停止這項活動,孩子反而變得不想做家事了!

一直到讀了「過度辯護效應(Overjusitification Effect)」的理論後,才明白原來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不能只依賴外在獎賞,尤其是當這項行為是他原本就該做的事(如做家事、寫功課、盡力考試等),如果給了獎品,孩子反而會變成為了獎品才願意做。
  
(二)理論分析-過度辯護效應

過度辯護效應是M.R. LepperD. Greene所提出的一種認知理論。當人們由於集中注意力在外來因素時,對內在的因素打折扣,以至於過度辯護自己的行為,亦即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為外來因素而做,而非內在因素。

Lepper曾觀察小孩從事出於內在動機的行為時,加入外在酬賞後的影響。他首先觀察學前兒童在自由活動時間在教室內的活動情形,並記錄小孩花在繪畫上的時間長度。接著,研究者將小孩隨機分派到下面三種情境之一:
(1)預期的酬賞-研究者向孩子說明,只要畫畫,就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2)不預期的酬賞控制-研究者只要求兒童畫畫,並沒有提及任何獎品。但孩子若畫畫後,可以得到一份和第一組相同的獎品;
(3)沒有酬賞的控制-孩子畫畫後,並沒有任何酬賞。

二個星期後,研究者再觀察自由活動時間時孩童花在繪畫上的時間。結果第一組孩童新花的時間少於其他二組而對畫畫的興趣也低於最初觀察時期的興趣。問第一組兒童為什麼以前常畫畫而現在較少畫畫時,這一組兒童會回答:以前是因為想得到獎品才常畫畫的,而將現在較不常畫畫的行為加以合理化。由此可見,酬賞有時反而會帶走原本在遊戲中所享有的樂趣

(三)其他實務運用
  教學經驗漸漸豐富後,體會到教導孩子,大量的口頭鼓勵及陪伴才是最有效培養他內在動機的方法。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仍需要一些獎勵來培養行為,這時候,可以用口頭說加分的方式來取代蓋章制度,如:「剛剛舉手回答得真好,加一分!」(其實並沒有真的用筆或蓋章把分數記下來),當老師不再把時間花費在黑板的分組競賽以及蓋章制度時,將更能專注在孩子的行為上,等到培養出正確的行為後,就要進一步進行道德六階段教學,讓孩子明白這本來就是該做的事,不該只專注在獎勵上,如此才有助於培養出孩子的內在動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