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什麼?」
是吃美食?瘋狂血拼?財富?健康?自由?愛?…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真實的快樂》開啟好奇心
就在2005那年,我讀了這本《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令我對於這個問題開始深深的著迷,也從此決定了未來學術研究的方向。
書中的作者是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Martin Seligman,曾任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他被尊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是習得的無助與解釋形態領域的權威,曾獲得許多學術界大獎。他突破傳統心理學的窠臼(過去心理學多半重視心理與精神疾病,忽略生命的快樂和意義),開創出正向心理學之研究方向。
寫到這裡,大家不難想像當我到達正向心理學中心時,見到Seligman教授並一同合照的興奮之情吧!!
本文並不企圖把全書照本宣科做介紹,相反的,我會在日後的文章中介紹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小細節,幫助大家運用在生活中,過得更快樂。
此處我先針對最基本的「區分愉悅和滿足感」分享心得如下:
此處我先針對最基本的「區分愉悅和滿足感」分享心得如下:
區分愉悅(pleasure)和滿足感(gratification)
做什麼事會快樂呢?生活中最常見的快樂捷徑就是吃大餐、看電影、按摩、唱ktv、血拼等等,這種快樂Seligman教授將它稱作「愉悅 (pleasure)」,即感官上的短暫快樂,來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在短時間快速的重覆做同樣的事並不會有加乘的效果,例如:你吃了牛排大餐感到很快樂,但如果下一餐再吃牛排大餐,快樂可能就不到原來的一半,再繼續連續每餐都吃牛排大餐的話,身體恐怕就沒有快樂的反應了。
現代許多富有國家,人民不見得快樂,很大的問題就在於太強調創造許多快樂的捷徑,如:看電視、毒品、援交、買名牌包包、開名牌轎車、吃高級料理等等。短暫愉悅過去後,心靈仍然空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高所得國家,人民不見得更快樂,甚至還有許多憂鬱症的人。
相反的,Seligman教授提到另一種快樂叫做「滿足感 (gratification)」。指的是運用你所長做喜歡的事情之後帶來的意義和感覺,這樣快樂的感覺才會更深層。例如:畫一幅畫、彈唱作曲、當志工、讀一本好書等等。滿足感沒有捷徑,在從事該行為的當下並不會有正向情緒和意識,因為當時全心全意的在做該件事,唯有在事後想起時,才會產生美好的感受,而且這種正向的感覺比愉悅的效果更長久。
讓自己更快樂-分配愉悅和滿足感
一般人很容易偏好選擇愉悅而放棄滿足感。
例如:晚上大多數人會選擇看無聊的電視節目而非閱讀好書,主因在於選擇有「滿足感」的活動需要花費許多心力,但是選擇「愉悅」的活動不需要費力也不會有挫折感,即使它可能帶來的是空虛。
因此,在學會區分愉悅和滿足感之後,我們再次回歸到「如何讓自己更快樂」這個問題上。
(一)愉悅方面:
1. 習慣化(habituation):找出最恰當的間隔時間,或偶而製造驚喜給你熟悉的親朋好友。
例如:你很喜歡看電影,找出它能帶給自己快樂的最佳間隔時間,愉悅程度將更高;
又例如:家人忙碌時,突然給一杯他最喜歡的飲料。
例如:你很喜歡看電影,找出它能帶給自己快樂的最佳間隔時間,愉悅程度將更高;
又例如:家人忙碌時,突然給一杯他最喜歡的飲料。
2. 細細品嚐(savoring):細細品嚐愉悅的經驗。(這部分以後我會再擇日專文詳述)
3. 淨心(mindfulness):讓心中無雜念,將注意力集中於愉悅的經驗中。
(二)滿足感方面
找到自己的長處,並且發揮這些長處到有挑戰性的事情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